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正文

母子两人确诊!医生:太可惜...

来源:鲁中晨报    时间:2023-07-30 13:05:25

“我才33岁,不想死啊。现在,我日夜盼着能等到合适的肝源,可以做移植手术。”近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肝硬化科主任钱云松的诊室,记者见到了冯刚(化名)。 他后悔,因为以前没有做过一次乙肝相关的检查导致现在病入膏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太可惜了,悲剧总是在重复。有很多情况类似的患者......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钱云松叹息。

才33岁,肝移植成了唯一希望

母亲也“中招”了

两年前,冯刚的生活和大多数同龄人没什么两样。他也一直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错,单位每两年左右会安排一次体检,没有大的问题。

去年,他因急症被送到宁波市第二医院,被诊断为 失代偿期肝硬化 。

钱云松解释:临床上将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 失代偿期肝硬化是指肝脏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体的需求时期, 提示肝硬化发展至晚期 。此时,肝组织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肝功能明显衰退。

反复的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腹水、肝肾综合征……一年多来,钱云松陪着冯刚闯过了一个个鬼门关。 但由于发现得太晚,现在冯刚能做的是配合治疗,努力控制并发症,等待肝移植的机会。

冯刚入院后,其母亲也查出了“大三阳”。 据推测,冯刚可能是经母婴垂直传播早在婴幼儿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

“啤酒肚”大得像怀了足月双胞胎

四次人工肝治疗,死里逃生

“医生说我可能在婴幼儿时期就感染了乙肝病毒,可惜一直没发现。不然,也不会这么严重了。”病床上, 34岁的徐强(化名)在过去的4个月里经历了四次人工肝治疗,终于死里逃生 。

徐强是一名白领,没事就喜欢“喝两杯”。去年冬天起,徐强发现自己越来越胖, 到后来“啤酒肚”越来越大,比老婆怀孕的时候还要大 ;脚胖得穿不进鞋子…… 奇怪的是,胃口却变差了 。

今年3月,他因在家中昏迷被送医, 最后被诊断为慢加急肝衰竭 ,也就是慢性肝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昏迷则由肝性脑病导致。

徐强自以为发胖的“啤酒肚”,实际是肝腹水;双下肢也不是长胖,而是水肿。

钱云松告诉记者:“穿刺的时候, 针一进去,里面的液体会飚出来 。治疗后,体重从180斤降到了120斤, 大部分都是水肿脱水 。”

徐强苦笑:“命算是暂时救回来了,已经落下了严重的肝硬化后遗症。”

钱云松对此很惋惜,哪怕徐强只是早三四年做个乙肝病毒检查,再接受正规治疗,都不会发生急性肝衰竭。

同病房70岁的朱大爷则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3a期,已经没有手术机会 。在这次查出肝肿瘤前,他从来没做过乙肝相关检查,也有没治疗过。肝肿瘤恶性程度高,呈几何级增长。

据介绍,我国的肝癌绝大部分是与乙肝相关 。 朱大爷如果早发现乙肝,有正规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正规的定期复查,可能就不会得肝癌。 即使得了肝癌,发现早,大概率还有手术机会。

“太可惜了,这样的悲剧总在重复。”钱云松叹了一口气。

他指出,乙肝早期不容易被识别,如果没有接受正规治疗,迁延不愈,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转变为肝癌。 这就是“乙肝三步曲” 。

我国九成左右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是患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肝病患者,都是急症或重症入院后,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早感染了乙肝病毒。 这时,往往太晚了。

普通人群体检时

建议加上乙肝检查

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

钱云松指出, 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主动筛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普通人群在常规体检中,有条件的可以加上乙肝相关检查。

钱云松提醒,乙肝疫苗并非注射后就能“一劳永逸”。注射乙肝疫苗后,每个人抗体持续的时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免疫功能差异很大。所以要定期检查“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 对于可能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最好每三五年检测抗体是否衰减。

肝炎疫苗怎么接种呢?

一、甲肝疫苗

目前,甲肝疫苗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均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的甲型肝炎易感者;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甲型肝炎易感者。我国已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

甲肝减毒活疫苗: 18月龄接种1针。

甲肝灭活疫苗: 接种2针,18月龄、24月龄各接种1针。

二、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为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新生儿、有乙肝家族史、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更应该接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免费接种。

免疫程序:

乙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新生儿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的16岁及以上年龄的乙肝易感者,可选用含HBsAg60μg的乙肝疫苗。根据目前临床研究结果,推荐无应答者接种1剂(60μg),经采血确认其抗体水平仍未达到阳转者再考虑接种第2剂,两剂间隔至少4周以上。

三、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适用于16岁及以上易感人群。推荐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点高风险人群接种,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或部队官兵、育龄期妇女、疫区旅行者等。

免疫程序:

戊肝疫苗需接种3针,分别在0、1、6月接种。

我们在选择接种乙肝疫苗时,

有时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按照免疫程序打完三针乙肝疫苗1-2月后查抗体没有产生怎么办?

可选择更大剂量乙肝疫苗,按“0~1~6”再次接种3针 ,全程接种1~2个月后检测乙肝五项,如仍无抗体,可再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以前接种了3针乙肝疫苗,当时也检测表面抗体阳性,但现在表面抗体呈阴性了,怎么打乙肝疫苗?

接种疫苗成功产生表面抗体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滴度会下降或消失 ,预防乙肝病毒的效果逐渐减弱,因此要注意检查体内乙肝抗体滴度。

表面抗体阴性,为了确定受种者是否对乙肝疫苗有免疫记忆,最好再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2周后再检测表面抗体,如表面抗体明显升高,可不接种第二和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如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后,表面抗体水平较低或阴性,建议继续接种第二和第三剂次乙肝疫苗。

意外暴露乙肝病毒该怎么办?

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进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

2.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表面抗体阳性者(一般表面抗体≥10mI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表面抗体弱阳性(一般表面抗体<10mIU/ml)或表面抗体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20μg)。

3.应立即检测乙肝病毒载量、表面抗原,3~6个月后复查。

来源:宁波晚报、半岛都市报、淄博疾控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