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 > >正文

北大教授揭秘中国经济:为何不会重蹈日本衰退的覆辙?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7-31 11:32:07

近日,有观点引用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来形容当前的中国经济现状。


【资料图】

辜朝明认为,中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现象,即购房人开始提前还贷或削减消费增加储蓄,企业投资减少的情况,与日本1990年代市场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有相似之处。他建议中国应该加大财政刺激以遏制“资产负债表衰退”。

对此,北大国发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在接受观察者网专访时表示,辜朝明的理论对解释日本经济向低增长阶段转变的具体路径具有启发意义,但是把它套用到中国,存在以偏概全甚至张冠李戴的明显偏颇。

他认为,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在发展阶段、宏观基本面和危机根源上都有本质不同,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日本式衰退。

卢锋指出,中国经济仍处于城市化后期发展阶段,在国际比较意义上仍存在追赶空间,仍然保持了基本面积极条件和中高速增长潜力。

而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人均收入逼近美国甚至汇率衡量人均收入超过美国,其追赶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同时由于某些结构性局限在产业技术增长乏力。

此外,中国并未遭遇日本那样股票-地产资产泡沫双双破灭引爆的大危机。日本在经济成长阶段和转折阶段,由于内外部原因导致汇率和货币政策双双错配,诱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前所未有的资产价格泡沫,1990年泡沫破灭股价暴跌八成,楼市也大幅收缩。

而中国高速发展中房地产经历过阶段性局部价格过度飙升情况,受近年治理金融风险政策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经历调整,部分地区楼市价格回落和销售低迷,部分房企出现融资困难伴随投资较大幅度下降,然而这些属于发展过程中主要由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并不等同于股楼双市资产价格暴跌八成带来的海啸级别冲击。

最后,我国居民部门最新资产配置降低杠杆新动向具体成因不同。我国家庭部门近年储蓄率改变多年下降走势甚至在个别年份回升,特别是居民资产配置中减少了股票证券和房地产实物资产同时增持了存款,这些情况主要由于疫情流行冲击抑制消费,并对人们未来预期产生某种影响,加上近年房地产深度调整以及股市行情不及预期表现,导致不少家庭抽回投资转为存款。

这些动向显示中国经济面临新困难需认真应对,尤其需要调整相关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并化解重点行业风险,从而提升公众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然而这些与短期特殊环境因素以及某些政策干预特殊影响相联系的困难,有可能并正在通过环境演变和政策调整逐步化解。

卢锋认为,目前经济处于本轮调整隧道的最深部位,政策应对“等不得、急不得”,需保持政策定力积极调整。

他建议,从总需求方面看,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回升。

从供给侧方面看,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从长期方面看,要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韧性和竞争力。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